原创 赵宪宇  杂文诗
	疫情,使假期延长了,
	老是坐着,老是呆着,
	容易养成其他毛病。
	于是没事,在家,
	走两步,
	看两眼(书),
	写两篇,
	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调节。
	再说,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除了坚决执行所有关于疫情期间的要求规定外,
	躲进小楼成一篇,
	也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倒更是一件可能的事情。
	虽说不像牛顿,
	趁着疫情封闭做成大学问。
	不像普希金,
	趁着疫情封闭写出大手笔。
	但写篇小文章,
	供职称晋升、荣誉评审用,
	虽说有的评审已经不怎么关注论文了,
	但有总比没有好,
	总比抄(袭)一篇文章安全有用。
	近几年,全国很多地方参加教师职称评审和特级教师等荣誉评审,总要提交论文,提交论文,总要查重(就是查查文章的自我成色,防止抄袭等)。重复比例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影响晋升,太高了,就会直接被否定。有的还会影响今后的申报。
	但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大跳。论文查重不过关的不仅多,而且重合率高的吓人,有的居然达到98%以上。
	除了作者名字是自己的,其他都是别人的。
	这中间不排除:
	有的文章是自己的,是重合了自己的文章。
	有的自己的文章发表了,后被转摘了。
	有的是获奖了,后来又拿去发表。
	有的是出版社出版了,后来又拿去发表了。
	有的是先发表在了内部刊物,后又发表在公开刊物。
	有的是自己发表了,别的地方拿去转发了。
	有的是发表心切,一稿两投了。
	也有的是获奖出版交流的文章,可能有价值有影响,还没正式发表,就被有关网站网络收入,无辜地造成了自己抄袭了自己的文章。
	总之,这些都是自己重了自己的文章,但机器也许有时间还存在缺陷,不能分清先发后发。
	真是有些乱,所以,也不太容易说清。
	但有一点可以清楚,写一篇文章,要慎重,投稿也好,参编也好,交流也好,获奖也好,都要保护好自己的产权和成果,一篇文章真有价值,就要选择好呈现的方式,确保文章适得其所。
	还有一点可以说清楚,不要动不动就大段大段的引用,连个出处也没有,连个引号也没有,造成了抄袭的嫌疑。引用文献资料和别人的东西,是个技术活,是个学术问题,要谨慎,要科学,要规范。不要动不动就引用,哪有那么多可以照搬的东西。
	还有一点不言自明,坚决别抄袭。抄袭,是每个人都清楚的事情。就像拿了别人家的东西,自己肯定是知道的。不能等到查重了,才说自己不知道,不要说此地无银。
	与其抄袭别人的,或者出现论文中明显不该有的失误,不如趁这些天都在家里封闭者,看看,写写,管他写成什么样子呢,就算是对以往工作的总结,对以后教学的展望,不管发不发表,对工作总有好处。
	现在很多评审,连发表文章也不要了,只要一两篇随手写的,只要有一些质量和价值,就过关了。
	所以,抄袭,基本上一点必要也没有了,冒着风险,冒着学术不端,那么多的查重,真的没有必要。
	此文八年之后,被另一人只改了一个名字,就再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