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一氣呵成讀完一本書,總是零零碎碎的,翻翻這一本,又翻翻那一本,或者在微信公眾號讀一些短文章。偶爾感動,或偶爾被觸動,也只是轉瞬即逝的感受,一會就忘得一乾二淨,像蜻蜓點水,水面上沒有蜻蜓的痕跡。
短時間裡不間斷地完整讀完一本書就像睡了一個好覺一樣,睡得足夠沉足夠久,在長時間深度睡眠以後,大腦和身軀得到足夠的休息,醒來精神抖擻的,回憶起書中情節就像回憶昨夜的夢境,有時愉快,有時難過,但內心清明。
碎片式的閱讀就像打盹,比起不休不眠的人,這種零碎的休息也聊勝於無。閱讀就是讓自己暫時離開現實世界一會,短暫的逃離,使自己精神上不至於過度疲憊或崩潰。就像人的軀殼每天需要睡眠,人的靈魂也需要適時地休眠。
書本是靈魂的棲息地。每個人選擇不一樣的棲息地。每一本書像一所房子,又像一座城,當一個人找到他喜歡的房子或他喜歡的城,他也許流連忘返,也許從此便住在書裡出不來了。有的人寫一本書,就像建構一座他內心的城。
博爾赫斯說,天堂就是圖書館的樣子。書的世界無邊遼闊,像天空。當我們被生活綁縛了手腳,書是被赦免之地,是自我救贖的途徑,或說是一種無條件的放風或假釋。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只有我們知道自己是否已經飛過。
(作者:秋水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