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暖暖地映在河岸,连续一月的秋雨终于止步。
午饭后踱步河边,多少可以弥补阴雨天的郁闷,还能补充天然的营养钙。此时有阳光沐浴,心景自然地交流。
无风,正好赏景和思考。时间闲,步子也清爽。感受阳光浴的同时,想着万物生长靠太阳是一条不灭的真理。突然就想到北极地带爱斯基摩人常年处在冰冷的环境里确是一种奇迹。人是需要阳光的,阳光好,心情自然好,做事与对世界人生的看法就不样。
漫步河畔,心情放飞了。许多关于人生、快乐、奉献、健康、历史、宗教和文化的思考就多。其实芸芸众生需要的莫非是一个难得的阳光。生活不能没有阳光,人生不能没有阳光,但世俗的心理常常在追求一种小我,忘记了上善若水、忘记了感恩上苍的朴素心怀。
河边是美的。其时近立冬,草木始枯竭,果实已经收获晾晒完毕,但河水依然哗啦啦地流着。突然听到鸟儿的鸣叫,云雀一晃从前面飞过,落在不远处的树梢或芦苇丛,一切自然和谐静谧。再看四周,狭长的水泥路,宽广的足球场,彩色的跑道,还有池塘里伞一样残落的荷花,几十年间没有的,一觉醒来都凸现出来。发展之快,犹如飞奔的高铁。过去几十年没办成的事情一夜间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放眼渭河,几千年里发生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我们的视觉只能放远半个世纪以来。这里曾是一片荒草滩。渭河满脸沧桑的从河床中穿过,那些或咆哮或静谧或冰冻的状态,是它生来的性格。马上进入沉思的季节,没有美丽的外衫,但下雪或河水结冰一样的具有成熟之美。这时是大地母亲孕育果实的时节,在季节的轮回中意义深远。
渭河曾摆渡无数的小船,沟通了两岸的经济和生活往来,由此也衍生了古渡云清风丽抑或艰难摆渡的日子。摆渡的号子高亢激昂,秦人的粗旷豪迈尽显无余。渭河不管咋样变化,但有阳光的日子更绮丽。从古到今都一样。
突然看到垂钓的影子,不知道钓的是河中的鲫鱼还是一种心情。阳光下多么惬意闲适,看不见焦虑匆忙愁眉的样子。逝者如斯夫,不驰昼夜。大概人生忙与不忙,全为一个心境。有阳光的日子好,至少垂钓也是别样的感觉。
芦苇丛原是一片杂草,如今经过整治,一律的纯芦苇。芦苇先秦时称蒹葭。有道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伊人,在水一方。只是伊在何方,留下千古悬念。让念想和渭水一样的绵长。
曾经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如今也到了中年,再往后又成了老年,再往后,我们会化成泥土归于沉寂。而渭河依然流淌,依然在每个阳光灿烂的季节拥有无数痴迷的陪伴者。人长不过河流,唯思想和精神永远流长。百年千年之后,谁又记得谁,谁又能和谁一起谈论历史和未来。因此当雨季不在,好好在阳光下行走,感受大自然的光暖,改善雨季阴郁的心情,活出鲜亮的自己,给世界一个惊喜。有句话讲的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慢慢地我走出湿地公园,可思绪似乎还在河边游走。真的应感谢阳光,给了我们追求的信心和力量。
作者简介:崔宏建,陕西咸阳人,陕西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