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舞台上表情姿态挑衅,埃尔维斯始终不会让人害怕。但吉恩·文森特( Gene Vincent)、埃迪·科克伦( Eddie cochran)及文斯·泰勒( Vince Taylor)不同,他们粗野地骑着摩托车,俨然马龙·白兰度的传人,印证媒体对摇滚乐的恶评:暴力、挑衅、僭越。风格挑衅及全身黑皮衣裤的打扮吓坏了为人父母者。
普莱斯利相形之下较令人放心,他加盟RCA唱片公司后由“上校”派克安排,录制《温柔地爱我》( Love me Tender)、《在教堂中哭泣》Crying In TheChapel)等抒情忧伤歌曲,逐渐地被接受。
吉恩·文森特的《露拉的爵士乐》(BeBop a Lula)、科克伦的《夏日时光布鲁斯》( Summertime blues)天生异端,他们重振摇滚乐,风格、形象、穿着影响众多的美国年轻人。巴迪·霍利( Buddy Holly)形象良好,但背离传统乡村音乐,加入打击乐器,借用节奏布鲁斯节奏,难脱叛逆者行为。得州佬霍利率蟋蟀合唱团( Crickets)演唱的《终将有那么一天》( Thatll Bethe Day)《亲爱的佩吉体)( Peggy Sue)蔚为流行,可惜他在1959年2月3日空难殒命,年22岁。同时遇难的有芝加哥乐手理奇·维伦斯(Richie valens)不朽的《彭巴》(1 a Bamba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