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家马伯庸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
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的,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
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家风家规家训,传承影响着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
从世族大家文字化的家训、家谱,到普通百姓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家规、家教形式不同,传递的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家风的教诲,成就的是我们熟知的大家。
传统中国,“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因此,家风家教、家规家训也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不论时事更替,家国情怀永远占据着我们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淇县悠久的历史,铸就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底蕴。2017年以来,我县积极开展了一次家风家训家规征集活动,收到家训家规及家风故事百余篇,内容涉及敬祖、孝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精神文化的多个领域,以及治学交友、待人接物、婚姻家庭等社会人生的多个层面。这些家训家规凝结着朝歌大地古圣今贤的智慧之光和丰富的教子经验,研究、筛选、汲取、传播这些家训,对于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地继承朝歌传统文化,重筑中华儿女精神家园都能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正逐渐融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路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淇县作为首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责无旁贷的重任。
从2018年4月19日开始,《文艺朝歌》公众号开始陆续推出已经编好的家风家训家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家族家庭,共同感受不一样的家风,确是一样的爱家爱国情怀。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家训家规的征集范围、征集数量及征集质量,从即日起,继续开展家训家规征集活动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
作者/王慧英
“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的他,爱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杂.爱就是付出让家不缺乏,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充满快乐拥有平安,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每当我听到《我爱我的家》这首歌,我就会在心中默默地说:我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虽然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全家的收入就是我和爱人的工资,但是在我们家时常都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爱,每个人都有深深的幸福感。
家,给人以温暖,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就要有家规,家风、家教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在我们家,家规体现在孝顺、善良、责任感上。
俗话说,“百事孝为先”。孝顺孝顺,孝敬长辈,就是什么事儿尽量让他们顺心顺意。在家里,我对孩子们的要求是长辈们说话,我们都要好好的听,就算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要换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诉他们。不跟长辈顶嘴,也是孝顺的体现。长辈们让我们做什么事儿,要立马行动,不能拖拖拉拉的。吃饭时,都要等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到齐了,大家才开始一起吃饭。不知不觉中,这都成了一个习惯了。
善良,如同果实成熟后散发的清香,如同品味美酒时飘逸的醇香。在我们家,从孩子们懂事起我就让他们感受善良,给他们讲爱心故事,所以即使对一只小鸟,儿子也能给予极大的爱心。记得有一天,我在家里做家务,突然听到窗户那边传来了“扑扑”的声音。“是什么?”我很疑惑?于是,停下手中的活往外看,只见六岁的儿子正朝窗户边蹑手蹑脚地走去,一只小鸟在窗户边扑腾,欲飞不能。他伸出两只小手,试着捧起那只小鸟,把它放到桌子上,当起了医生,拿起放大镜,在小鸟身上左看看,右瞧瞧,发现了这只小鸟的腿受伤了,便拿来了消毒水,想为小鸟洗伤口,又找来纱布给小鸟包扎。起初,小鸟显得有些害怕,总是警惕地退了又退,不肯让他给它包扎。看到这儿,我被儿子的爱心打动了,赶忙找了一些饼干渣,递给了儿子。他把饼干放在桌子上,然后退了几步,小鸟似乎找到了“安全感”,轻轻走了过去。接着,它确定没有危险后,便安心地食用起来。这时,儿子走了过去,而小鸟却已不再害怕了……就这样儿子时时刻刻无微不至地帮小鸟换药包扎,一个星期过去了,小鸟的伤口也有了好转,儿子帮它把纱布解下来,再把小鸟放到窗台上,他非常舍不得它,小鸟也显得含情脉脉。但是,儿子却说:“我必须让它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因为这才是对小鸟最大的帮助。”我很欣慰,儿子选择了善良。
现在儿子上四年级了,班上住辅导班的同学资料丢了,他总是帮他们打印资料。他总是说:“他们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要尽力帮助他们。”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有残疾人在唱歌挣钱,他总是要向我要两元钱放进他们的钱箱,然后对我说:“我少花两元零花钱就行了。”而我总是拍着他的肩膀夸赞说:“你真是一个小小慈善家!”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可见孩子有担当有责任感对他的一生影响是多么深远。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有担当,有责任感呢?我觉得家庭教育对孩子责任感的影响非常大。当孩子犯错时,如果家长只是打骂或指责孩子,又或者一味的娇惯溺爱百般包庇,不去引导孩子分析错误、解决问题,对孩子不管不问任其发展,那孩子必然会缺乏责任感、不懂得担当!要想让孩子有担当,有责任感,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我们在家中从不当着孩子的面,抱怨工作、抱怨社会、抱怨其他家人,让孩子从小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对事的态度。家庭教育是让孩子拥有担当最关键的部分,我们为自己的孩子树立形象,树立榜样,家人们团结一致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俗话说:“什么样的家庭造就什么样的孩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由于父母的乐观自信,我们的俩孩子也充满自信和乐观,敢于担当。女儿顺利的读了初中、高中,又顺利地完成大学的学业,今年还因成绩优秀而被保了研。孩子拥有了责任感与担当,才会拥有学习的动力。对待生活,才会拥有目标与理想。因为有了责任与担当,才会让孩子们懂得拥有它们是必须要去努力的,才能实现目标,才能让自己更懂得感恩,才能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赞许,才会让孩子离伟人、离成功更近一步!
在家庭中,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孝顺、善良、责任感这些优秀的品质,就算孩子将来遇到不好的老师,孩子也不会差,如果家长培养不好,遇到孔子圣人,孩子也一样不会优秀。家庭和父母,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是孩子生来影响终身的第一所学校和第一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