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一颗诗心秀家乡 - 鹊子沟是一个风景秀美,景色怡人的地方

时间:2020-10-18 17:31:42    来源:
一颗诗心秀家乡
 
鹊子沟是一个风景秀美,景色怡人的地方,传说当年大文豪李白曾经经过这里留下了“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的优美诗句,因此后人把这里一直称作鹊子沟,时间太长远了,也没法考证,只能当是了。不过鹊子沟那流水潺潺,山林丛耸的景色确实是很美,不像是一个西北地区的小地儿,倒像是江南小景。也许这里真来过李白,或许杜甫什么的,这里的人们就是跟其他地方的人们不一样,出口就能说几句顺口溜。什么“雨罩苍山远,松风煞古丘”,什么“孤云栖鹤去,鹊起水横流”。因此我曾经多次怀疑过,这个地方是否真的来过李白呢。水美,乡风美,不知是当地长了好多茂密的松树的缘故,还是受当地乡风影响的缘故,“孙茂林”他爷爷给他起了这样的一个名字。
 
父亲是一位乡村老师,受父亲的影响,孙茂林从小熟读古诗文,而且他还特别喜欢这个,年龄不大已经是满口诗文倒背如流。参加过几次县上的古诗文比赛,还获得过奖励呢。孙茂林从小生活在鹊子沟里,对鹊子沟的一草一木孙茂林别提有多熟悉了,南山那颗苍劲的老树下被几天的雨水浇灌,生出了好多的小蘑菇,蘑菇旁边的草丛里,那只曾经吓过他的野鸡生了一窝的野鸡蛋。说起被吓的这事,孙茂林到觉得不好意思来。那还是前半年的时候,孙茂林一个人在山上打猪草,林深树密,山谷静谧,常有野狐子串出吓人。当时茂林正在打猪草,就听见周围不远处的草丛里窸窸窣窣草叶动的响声,茂林满以为又是野狐子在作怪,便悄悄溜了过去,刚过去准备扒开草丛,谁知手还没有挨到草叶上时,迎面扑腾飞起一只野鸡,直撞到了孙茂林的怀里,着实吓了孙茂林一大跳。惊魂未定之时,一只野鸡早已经飞走了。打那里之后,孙茂林只要经过那里总要悄悄地溜过去看一下,最近发现野鸡已经生下了一窝的蛋。孙茂林放牛的时候经常还去一个地儿,因为他发现,那个地方的石头跟其它地方的石头有些不同,这个地方的石头上面布满了小孔,上面长满了绿色植物,他也是那次不经意将几粒从路边捋下来的花籽无意的抛洒向了那些石头,没想到的事是,过了一段时间,那些花籽竟然从石头的缝隙和小孔中生长了出来。孙茂林趁着放牛的空当拿回几块去,放在自家的盆子里,倒上水,种上自己喜欢的花草,静等它门发芽。每次这样的场景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会情不自禁的背诵起陶渊明的诗句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他当时不是非常理解诗句的真正含义,但是当他这个时候朗诵这些诗的时候,心里感觉无比的舒服。这估计才是诗词真正的魅力吧。
 
孙茂林学习刻苦,做事也认真,可是命运经常会跟认真的人开玩笑的,那年高考孙茂林落榜了,从此打碎了他多年的大学梦,那段日子是一段灰色的日子,孙茂林无法从心里阴影中走出来,总是躲着人走。经常见他一个人出没在鹊子沟的清晨和黄昏中。正是这个时候,他比较细致地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文赋,也正是这个时候,他人生中第一次拿起笔来开始了古诗词的写作。茂林喜欢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喜欢自然界秀丽的风光,所以他写的诗多半是山水田园诗,他非常崇拜王维和陶渊明,经常以这两人来标榜自己,也经常学着这两人的诗风特点去写写山川风景诗句,来抒发一下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燕子来时飞絮舞,春风剪出杏花枝。”“清泉拍溅山横翠,林下苔痕落韵诗”这种的超脱,这种的与世不争的洒脱和情感,让他有时觉得自己就是王、陶二人的灵魂附体,虽然他明知道他写的诗在人家上差太多,但是那种化身为一体的感觉是他从来没有过的,而且特别特别的真实。
 
他将这份情寄托在了鹊子沟那重峦耸翠,云深鹊舞的每一个时光瞬间中。在自己感受自然之美和抒发自己情怀的时候,有这么几个朋友也时不时的加入进来跟自己附和几句或提出批评,这个时候孙茂林是最幸福的,脸上总挂着一丝的微笑和惬意。有朋友就说了,茂林你把你写的那首试着把后面的一个字拿掉,你再读读看。果不然,诗的意境和诗风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在这个思路下,孙茂林又进行了二次创作“燕语看飞絮,春风剪杏花。清泉流石上,林渚落烟纱。”孙茂林在自己创造的精神世界里玩的很痴迷也很投入。不知不觉间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少个年头,但是孙茂林的习惯没有变,诗句写得是不亦乐乎。慢慢地他发现,诗词的美,除了诗词本身带来的韵律美、意境美之外,诗词的美强大到跟中国传统文化中好多东西都是可以搭配的,比如中国国画,中国篆刻,一些特别有意境的摄影作品,中国盆景艺术……多的数不过来。他因此也喜欢上了这些,尤其他喜欢中国盆景艺术,那种蟠扎中见曲折,曲折中寻求简单,简单中追求品格的精神境界,在他自己的眼中总是自己的化身。茂林是个爱琢磨的人,他利用自己的闲暇之余将自己屋前屋后的院子好好的打理了一番。做起了温棚,搭起了架子,俨然整出了一个培育厂的架势。他用水泥做出了很多非常有感觉古朴的花盆来,又上山捡来各种各样的石头,把各种植被移植过来,有枸杞,有酸刺,还有山崖上的小榆树等等,在自己的棚子里培育起了一盆盆盆景来。
 
“云水苍山一点秋,古松夹岸见鱼游。蓑衣斗笠悠悠在,独向湖心撒钓钩。”吟诵着自己写的诗句,乐在其中。用山上的石头和自己做的盆子做了这样一盆山水盆景,放几条红色的小鱼,摆放在堂屋里,那种天然的悠闲便伴随而来。他把自己的屋子也整理翻修了一番,整出了书房的味道,陈设上一些古旧的家居,挂上几幅有意思的国画,把自己制作的盆景搭配布置上去,一股浓浓的书香味,一股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弥漫其中,令人陶醉。闲暇时,煮上一壶热茶,播放一首古曲,躺在藤椅上闭上眼睛,仿佛时间在这个时间点上凝固了,时间停止了流淌,空气幽香了许多,一幅幅田园山水画面不断的涌现,一首首美妙的诗句便在大脑中呈现,“无限晴空日,幽云荡碧天。徒行川上早,阡陌亦生烟。”“闲看枝头花自落,倦听窗外雨潺潺。伏生描绘青山意,动笔梅香一水间。”此时世界都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谁也没法将他从这个世界中拉出来。
 
这几年国家发展很快,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很多,国家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孩子们在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督促下开始了中华国学启蒙教育,总之整体环境开始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县上更是走在这方面的排头兵,跟中华诗词协会合作打造了中华诗词之乡。大街小巷,学校工厂,田间地头人们都是谈论诗词。好多的人们自愿的成立了诗社,用自己的作品来歌颂自己身边的感人事迹,家乡巨变,社会进步。当然了孙茂林在这方面也是不甘落后的,他把自己多年的作品整理成册,加入了一些诗词社团,积极的为祖国发展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并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种诗词活动。祖国优秀的诗词文化不仅仅感染孙茂林,更加感染了每一个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民族血脉的中国人,只要是力所能及有利于中华诗词的发展和传播的活动,孙茂林必定会参加。这不县上建立了中华诗词之乡后,鼓动大家以各种形式来创作诗词,展现诗词。孙茂林把自己经营修饰的盆景艺术和小院落以作品的形式呈报给了县上。
 
孙茂林再一次的修饰了自己的院落,整个院落比之前更加充满了园林气息,乡土气息,文人气息。一盆盆制作精美的盆景艺术精品衬托着一幅幅意境深远,文人气特别浓厚的中国画,让整个庄院富有本土气息,又充满诗意。一件件充满情趣的石头作品在小情调泥塑作品的映衬下煜煜生辉。在每一幅作品旁边,孙茂林精心地用书签和折扇的形式附有一首含情脉脉,意境深邃的小诗作以旁白,美轮美奂,让人心身陶醉,回味无穷。这种将诗词作品紧密的结合起来展示的方式在县上还是第一个。孙茂林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和支持。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属于自己的诗社,在诗社里大家讨论诗词,讨论国画,讨论摄影,讨论篆刻,还讨论盆景艺术……只要是和诗词有关系的,大家在群里讨论的不亦乐乎。孙茂林也把自己多年的作品和自己的庄园展示给大家看,并和朋友共同分享庄园带给大家的愉快周末。
 
很快的,孙茂林的庄子上每到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人们总是成群结队的来,来了后,有要跟着茂林学盆景制作的,有向茂林索画的,还有专门来品尝农家味的。孙茂林忙碌不过来,于是把邻居拉上,又把周围的人拉上,逐渐的形成了规模。有村里毕业的大学生在某宝上专门为村里的艺术盆景等开了直播,浏览量那叫一个爆棚,大家更加忙碌了。县上因势利导,引进项目资金在宏观上扶持了鹊子沟,孙茂林是带头人,大家一改往日那种乱砍乱伐,乱摘乱采的模式,统一分模块来生产。自然环境比以前更加的美了,生活便利了好多。鹊子沟成了名符其实的鹊子沟,一群群的喜鹊感觉像七七相会一样来到了鹊子沟,在这里筑巢繁衍。
 
现在除了鹊子沟的人能来几句,去了鹊子沟的游客不来几句都感觉对不起鹊子沟一样。而且在鹊子沟人的面前,老感觉自己没有文化。孙茂林手托着茶杯,目光望向了窗外,一群鹊子凌云飞起,他不禁的感叹道“鹊跃千里诗为乡,山河巨变绿新妆”!
 
宋晓斌,笔名百德,宁夏美术家协会会员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