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美国民歌传奇:《生活在糖山上》《旋转游戏》

时间:2020-10-18 17:55:02    来源:
乔尼二十岁那年只身一人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加拿大的民歌重镇多伦多市。也许是因为离美国较近的缘故吧,当时这里是加拿大民歌运动的中心,城内也有一个类似格林尼治村的小区,名叫约克城( Yorktown)。由于房租便宜,这里是垮掉派和流浪艺术家们的聚居地,有许多廉价的民歌咖啡馆供人消遣。从这里走出过许多民歌手,比较著名的就有民歌二重唱“伊恩和西尔维亚"( lan and Sylvia)、戈登·莱特富特( Gordon lightfoot)(两人后来都签给了格罗斯曼)和“爸爸蚂妈”乐队的丹尼·多尔蒂。虽然加拿大人才辈出,可在六十年代初期,这里的听众却很少有人能不带偏见地欣赏加拿大本土音乐家们的才华,大家都把眼光转向了南边,所有美国来的民歌手,不管水平怎样,一律被当成高手。
 
 
乔尼刚来这里时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再加上她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加拿大人,所以没有地方愿意出好价钱雇她唱歌,她不得不白天在商店里当收银员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晚上再去各个咖啡馆唱歌。还有一件事情让她很为难。原来,不久以前她和一个画家有了一段毫无结果的短暂恋情,但却因此怀了孕,并生下了一个小女孩。贫穷的她只好暂时把女儿寄养在别人家里。1965年,乔尼结识了一个来多伦多演唱的美国民歌手查克米切尔(Chuckmitchel),大概是因为她想找一个靠山,或者是要为女儿找一个父亲,两人交往了不到两天便结了婚,乔尼也就正式更名为米切尔。婚后两人移居美国的底特律,并在那里的民歌咖啡馆里以二重唱的形式一起演出。这次婚姻让乔尼得以进入美国的民歌圈,并认识了许多有名的民歌手。乔尼仍然坚持自己写歌自己唱,并在这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歌曲。有一年尼尔·扬刚好过完他的二十一岁生日,他常去的个青少年俱乐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二十一岁以上的人免进。为此扬写了一首非常伤感的歌曲,名叫《生活在糖山上》( To Live on Sugar Mountain),以纪念将要逝去的青春。为了安慰扬,也为了给自己鼓劲,乔尼写了下面这首歌曲作为回应
 
旋转游戏
仿佛就在昨天,一个孩子充满好奇
注视着玻璃瓶中那一只蝻蜓奇妙的身体
这个会被打雷吓哭的孩子
也会为一颗逝去的流星而哭泣
(合唱)
年四季春夏秋冬来来去去
彩色的小马上上下下永不停息
我们谁也逃不出旋转着的时间木马
我们无法回转,只能回忆过去
然后就又眼随木马绕啊绕
和时间一起玩着旋转游戏
 
一转眼十年已过去
这个孩子滑过十条冰冻的小溪
他时时刻刻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
好去实现心中的梦想
十六个冬夏又已过去
马车也变成了汽车驶过城区
人们告诉他说,悠着点,不用多久
你就会嫌时间过得太快
时间飞速流逝,这个孩子转眼已经成年
饱的梦想已经实现,可却也不再令他激动
还会有新的,更伟大的梦想在等着他去实现
只要那木马的最后一圈还没有转完
 
 
可惜的是,这段仓促的婚姻很快就出了问题。比乔尼大七岁的查克毕业于某大学文学系,自认受过专业教育的他总是嘲笑没读过大学的乔尼所写的歌词太幼稚,两人在艺术上的分歧渐渐波及到他们之间的感情,吵架成了家常便饭。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查克也自食其言,不愿抚养她,乔尼只好把才两岁的女儿送给了别人。后来在回忆自己这段婚姻时,乔尼承认自己做得太草率,那张结婚证改变了一切,把两人当初还算甜蜜的感情彻底毁掉了。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乔尼只谈感情,而拒绝婚姻,拒绝对任何人作出任何水久的承诺。
 
虽然查克不喜欢乔尼的歌,可其他许多民歌手都认为乔尼是个写歌的天才。美国民歌手汤姆·拉什(Tomrush)就是一个,他不但翻唱了乔尼写的《旋转游戏》,还动员她离开底特律,去约的格林尼治村发展。乔尼也认识到只有离开查克自己才会有被欣赏的可能,于是,她和查克离了婚,只身一人来到了纽约,在那里的民歌咖啡馆开始了一段职业歌手的生涯。她的到来在组约的民歌圈子里引起了轰动,一方面因为她人长得漂亮,还有一副音域宽广的嗓子;另一方面,她的吉他完全靠自学,还发明了很多独特的定弦法,别人很难模仿。难怪后来著名吉他杂志《Mn在1996年列出了一份历史上最出色的100名吉他手名单,她排在第77名。不过,米切尔之所以能受到民歌手们的重视,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她创作的那些视角独特的优秀民歌。在她以前,美国虽然也出过几个出色的女民歌手,但真正能写歌的几乎没有,而且她们的创作也是围绕着反战等大题材,很少有人能写出反映女性独特的内心世界的歌曲。比如下面这首名叫《切尔西的早晨》的歌曲,就是一首描写她在纽约切尔西区(Chelseadistrict,个靠近格林尼治村的艺术家聚居区)租的那间小屋每天清晨看到的景象
 
 
切尔西的早晨
又是一个切尔西的早展,我醒来后侧耳倾听
往来的车流谱写歌词,窗外传来阵阵歌声
那声音如圣诞钟声一般清脆
又好像是敲锣打鼓,管乐齐鸣
留下来吧,又将是美丽的一天
我们尽情欢乐,直到夜晚来临
又是一个切尔西的早晨,我醒来后睁开双眼
太阳光穿过黄色的窗帘,墙上的彩虹格外鲜艳
赤橙黄绿,各种顫色一起来欢迎你
深红色的水晶珠链在向你召唤
留下来吧,又将是美的一天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为你表演
拉开窗帘,眼前是一幅今天的画卷
来往的行人把大街铺满
天上鸽子飞翔,地上布满纸屑
等特着风儿把自己吹向天边
又是一个切尔西的早展,醒来后我立刻想起
厨房里有面包牛奶和蜂蜜
还有一篮子新鲜的柑橘
太阳暖暖地照进来,我好像吃了奶油糖果
甜蜜的感觉充满了整个身体
留下来吧,今天是多么美丽
我们不必为明天担心,也不必去回忆过去
当墙上的彩虹渐渐消失,夜晚终于来临的时候
在猫头鹰的注视下,我会为你点燃一柱香
 
 
大多数住在大城市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闹市区狭小的居住空间和大街上拥挤的交通每每把人弄得疲惫不堪,有多少人还有闲心去体会其中的美呢?米切尔却不但从纽约城里每一个喧闹的清晨里发现了美,还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一首优美的歌曲,歌中的每一个单词都体现出作者敏锐的洞察力,每一个音符都洋溢着米切尔对生活的热爱。这首歌清楚地表明,她的才华被世人所知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最先预测出米切尔的潜力的是一个名叫埃利奥特·罗伯茨( Elliot roberts)的经纪人,他当时还只是美国最大的威廉·莫里斯明星中介公司( William Morris Ageney)的一名初级学徒。罗伯茨以前曾组织过摇滚乐队,后来他决心当一个明星经纪人,为此他进了中介公司,从学徒干起。自从他听过一次米切尔的演唱后,立刻就辞了工作,专心一致地当起了米切尔的经纪人。克罗斯比后来曾讲过一段话,精确地描述了罗伯茨的形象
 
埃利奥特是个好哥们,他不是个只能一起享福而不能共患难的人,也不是个爱说谎的人,可在生意场上,他可以当着任何人的面撒谎而脸不红心不跳。不过他有一副好心肠,每个人都会打心眼里愿意和他交朋友,只要你不去找他签合同。可一旦你真的要跟他在合同上打交道的话,那你一定会恨死他,因为他不但从不让步,甚至可以说是在明目张胆地抢你的钱。如果他因为什么原因没有达到目的的话,他就会去找戴维·格芬(Davidgeffen),格芬一来你就彻底没戏了,他会趁你出去吃午饭的当口把你连同你的公司一块儿给卖了!
 
这个格芬当时也是威廉·莫里斯中介公司的一名雇员,他后来和罗伯茨联手在美国的音乐界创出了一片天地。
 
让我们停下来看看格芬传奇般的发迹史。格芬1943年生于纽约的一个贫穷的犹太工人家庭,他的父亲在他十七岁的时候就死了,留下了妻子和两个孩子。和他那个聪明的哥哥不同的是,格芬从小就渴望着发大财、当明星,为此他经常整天泡在电影院里,还对那些好莱坞影星们的花边新闻特别感兴趣。丈夫死后,格芬的母亲自己开了间小裁缝店,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小格芬经常要在店里帮忙,也因此从母亲那里学会了怎样和顾客讨价还价。这个从俄国移民采的女人性格坚强,她从小就教育格芬说:“只要肯吃苦,就一定能雕大钱”。这一点小格芬一定是牢记在心的
 
 
后来他的哥哥考上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LCLA)的法律系,而格芬在上了一年大学后就读不下去了。他跑到洛杉矶去找哥哥,并试图在好莱坞找到一份工作。在试了几家公司之后,他假冒自己是UCLA艺术系的毕业生,这才终于被威廉·莫里斯公司录用了,当上了一名学徒。这家公司对新雇员都要进行长达几年的培训,每个人都要从收发室干起。公司认为通过阅读那些和顾客之间的往来信件和合同,学徒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学会“明星管理”这一行应该掌握的知识。格芬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传达室,一方面他是个工作狂,另一方面他也必须这样干,以便截获UCLA寄来的文凭确认信
 
威廉·莫里斯公司自称他们的培训计划之严格可以和哈佛大学相媲美,从这间公司走出去的人也确实个个身手不凡。格芬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苦练一切他认为必要的知识,甚至学会了倒看文件,以便在谈判时能快速读出对手摊开在桌上的文件内容!出师后,当上了助理经理人的格芬看中了当时新兴的播滚乐市场,他认为这是个最容易挣到大钱的地方。为此他和公司里比他小一级的学徒埃利奥特·罗伯茨成了好朋友。两人都来自组约,背景相似。罗伯茨欣赏的是格芬的才干和野心,格芬则看中了罗伯茨的音乐背景和敏锐的眼光。两人都意识到他们的合作会使双方都受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当初格芬发誓要做一个冷血的音乐商人,可他干成的第一件事却
完全是因为感情。这还得从格罗斯曼的助理,迪伦的版权代理商阿提·莫格尔说起。那时莫格尔
在办公室里总是放着一架钢琴,以便迪伦为买家演示歌曲时使用。一天迪伦抱怨说钢琴音不准,
莫格尔便找来了一个调音师,这位老兄一边干活,一边滔滔不绝地向莫格尔介绍自己的女儿,说
她多么有才华,将来一定能成个歌星。莫格尔听烦了,便随口答应让她来面试,结果第二天一个
奇怪的女孩出现在莫格尔的办公室。她长得很漂亮,有一双黑色的大眼睛,和一头长到膝盖的黑
色长发。她穿着一身黑衣服,涂着紫色的指甲和唇膏。当她坐在钢琴边开始唱歌时,莫格尔听采
了。这个当时还不到十九岁的女孩有着一副嘹亮而又纯厚的嗓子,演唱时情绪跌宕起伏,特别戏
剧化,一点也不像当时流行的女民歌手那种清淡的民谣唱法。更可贵的是,她所唱的歌曲都是自
己写的,歌词充满了女性意识和个人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悟,非常有个性。面音乐混合了布鲁斯
黑人灵歌、民歌和百老汇舞剧音乐等多种形式,反映出一个在纽约长大的女孩特有的音乐背景
莫格尔二话不说就把她签了下来。她就是劳拉,尼罗( Laura nyra)
一开始莫格尔打算把尼罗当作一个创作歌手来培养,她出版的第一张专辑虽然没有卖出多
少,但其中的几首歌曲却被其他几位更有名的艺人翻唱,并迅速走红。莫格尔还安排尼罗参加了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