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司马辽太郎 传记:日本当代历史小说家

时间:2020-10-18 18:04:23    来源:

司马辽太郎(193-1996),日本当代历史小说家,曾获得七种文学奖。

司马辽太郎原名福田定一,由于他倾慕中国《史记》作者司马迁,故取司马为笔名的姓,意思是他比起司马迁远为逊色。他出生于大阪市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一九四三年,由于日本军国主义搜罗炮灰被勒令提前毕业于大阪外语学院蒙语系,随即被驱赶到我国东北的的添侵略战场战后,在(产经新闻)京都分社作文化记者,一九六一年提升为该报社出版局副局长。为了专心致志于文学创作,于同年辞职,开始职业作家的生活

司马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写小说绝大部分小说以日本战国时代和明治维新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大多是卷帙浩繁的鸿篇巨制,仅文艺春秋社一家就出版了他的全集三十二卷

他的代表作写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当时日本经济不断膨胀,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由第七位跃居到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空前“繁荣”的经济形势面前,日本垄断资本一方面深感自己基础薄弱,经不起风吹浪赶超美欧。司马的许多小说形象地反映了日本社会的这种思想动向,表达了代人的思想感情。他把历史上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人物,放在一定历史时期革新与守旧势力斗争尖锐激烈的典型环境中,从各方面来宜扬歌颂他们的进取精神,塑造和刻画代表新的生产方式的卓越人物,把日本现在和将来的出路寄托在这些理想化的人物身上。《龙马奔走》(192-196)和《窃国故事》(1963-1966)比较有代表性。

多卷本长篇政治历史小说《龙马奔走》,叙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明治维新从酝酿到胜利的全过程,以主人公土佐(今四国高知县)的一名下级武士坂本龙马,为推翻腐朽反动的德川幕府,发展海军和扩大内外贸易而奔波劳碌的一生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黑暗政治以及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矛盾斗争,展示了广阔的社会图景,以充满热情和英雄气概的笔触,赞扬进步阶层在反动的封建主义重压下的反抗精神和变革愿望。双卷本长篇小说《窃国故事》,从主题思想所概括的政治意义来看,同《龙马奔走》是一脉相承的。此书以战国时代斋藤道三和他女婿织田信长两个封建阶级上层人物的生为中心,通过他们实行新的政治经济措施,发动民力,兴修水利,发展贸易集市,比较彻底消灭庄园制等,颂扬了他们促进日本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如果说把历史同当前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付历史人物的评价,为现实服务是司马写历史小说的一个特点的话,那末沐政治历史小说《凌云壮志》(1968-1973),据作者在“后记”中声称,也是企图通过对明治时代的“昌明隆盛”和统治集团代表人物的“励精图治”,来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但这部一百二十余万字的小说,对战前军国主义和他们所发动的甲午、日俄等非正义战争批判不够,甚至还把他们反动落后的世界观,当作一种道德理想加以美化和赞扬。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司马辽太郎对我国表现友好,并开始创作中国题材的历史小说。他在《空海的风采》(1975)中歌颂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从长安到北京)(197)以旅行记的体裁,表现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向往,赞扬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汉风楚雨》(19)描写了中国秦汉时期的战争和政治斗争。其中,《空海的风采》获一九七六年日本艺术院以天皇名义颁发的、被视为最高荣誉的“恩赐奖”。这篇小说描绘日本空海和尚在唐代(公元八○四年)来我国留学研究佛教和回国后在宗教、文化方面的贡献。作者用夸张想象的手法,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和事件,渲染了空海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刻画了唐朝上下对空海的友谊,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古代中日两国人民要求友好相处和发展文化交流的强烈愿望。

司马辽太郎的小说在日本受到广泛的欢迎,除了他的小说比较真实地反映当前日本社会的思想动向外,同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分不开的。司马善于以作品描绘的当时历史生活为基础驰骋形象思维,构成波澜壮阔的艺术画面。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主题思想的深化同人物性格的刻画紧密结合,并擅长采用多线条推进的办法,既主线分明,又使几条副线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多条线索有条不紊地相互交插,互为映衬。司马还善于运用气氛的渲染,以加强人物性格的刻画,使之情景交融、传神夸张;或抒情,或叙事,或在抒情、叙事中夹以议论,都能做到挥洒自如。对于语言运用也有所长,他对各地方言比较熟悉,因而语言丰富生动,这些都增强了他的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