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幕后君 电影幕后故事
随着气温不断下降,冬日的氛围愈发明显。
都说北方人过冬靠暖气,南方人过冬靠一身正气,同样是靠意念取暖,看电影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取暖姿势。
前些天我发了条微博,让大家帮忙推荐一些看完能立刻感到暖意的电影。
光是打开评论区就令我的内心足够火热了,大家的推荐也确实非常靠谱,其中法国喜剧《触不可及》算是评论区出现次数最多电影的之一。
刚好这部电影的美国版也才在国内上映,能在冬日进影院看这样一个温情动人的故事,无疑是一个再温暖不过的观影选择。
《触不可及》
法版《触不可及》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豆瓣高分片,超过60万网友共同为它打出了9.2分的高分,在豆瓣电影Top250中高居第25位。
主人公之间跨越种族与阶级的友情,令人笑泪与共,倍感治愈。
法版的成功足以证明了这个文本的优秀,情感细腻、节奏精准、笑点高级,这些优点也全部延续到了如今的这部美国版之中。
黑白搭配的双主角设定在好莱坞电影中并不罕见,种族问题也向来是好莱坞热衷于呈现的题材之一。
上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便是这一题材中的佼佼者,为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两位主角做了肤色与身份的错位,充满戏剧张力的同时也将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
因此将《触不可及》的故事移植到美国,其实是有着一种天然的背景自洽,影片中不同种族、不同阶级共同构建的情感场域也正是当下美国社会的缩影。
一众好莱坞金牌演员的演绎为这个故事增色不少,在法式浪漫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美式幽默,共同奉献了一出有笑有泪的暖心之作。
片中的喜剧担当凯文·哈特绝对是长在笑点上的男人,作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喜剧演员之一,他不仅获得过MTV电影奖喜剧天才大奖,还多次拿下人民选择奖最受喜爱喜剧电影男演员的殊荣。
而且他本人就是在费城的黑人街区长大,底层的生活经历让他诠释起戴尔这个角色来更具信服力,用相对轻松的方式消解掉了人物本身的生存困境,是一种高级的幽默方式。
被智能浴室整得窘态百出,面对导尿管时的手足无措,应对拦路警察时的急智脑筋,每一场戏都令人忍俊不禁。
夸张的肢体、丰富的表情、以及超强输出的嘴炮功力都为角色塑造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这里面既有他的种族天赋,也有多年喜剧表演经验不断打磨的结果。
与他搭戏的“老白”布莱恩·科兰斯顿也贡献了同样出色的表演,作为金球奖、艾美奖最佳男主角的他,演技自然不必多说。
面对这样一个身体不能动的角色,他仅用脑袋演戏也足够打动人。
为了贴近角色,布莱恩·科兰斯顿订了辆电动轮椅在自己家中练习,到处横冲直撞,故意四肢不动,只张嘴说话。
不光如此,他还特地找到了3位四肢瘫痪患者,跟他们一同吃饭,观察他们在车里的动作以及在不同情景下的表现,学习他们的生活细节,从而更好的诠释菲利普这个角色。
布莱恩·科兰斯顿大多时候都极力展现了一位残疾人的体面与自尊,但同时,这也让夜深人静、孤枕难眠的他更加令人心疼。
除此之外,还有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的加盟。
第一次见她出演这种精英之中又带点笨拙的角色,给人不小的惊喜,也成为了全片的颜值担当,女神魅力依旧。
影片讨论的问题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无论是有案底的底层黑人戴尔,还是瘫痪的有钱白人菲利普,都会因为这些标签遭到各式各样的区别对待。
同样是白人上层阶级的菲利普邻居,会因为戴尔从前的案底就轻易否定这个人,甚至以安全为由希望菲利普辞掉戴尔,而同时却浑然不知自己花五万买下了戴尔的画作,更显示出这份歧视来的有多荒唐可笑。
而另一边,菲利普也会因为身体原因受到周围人的特别关照,所有服务于他的人都会优先照顾他的情绪和感受,连卖热狗的店员也都不会直接询问菲利普的需求。
只有戴尔从不以对待残疾人的怜悯心态来对待菲利普,不同情就是最大的尊重,这也正是菲利普最初选择戴尔的原因。
同样的,菲利普认真为戴尔构建创业思路,并且是通过帮戴尔卖画来给予资金帮助,而不是直接给他钱帮助他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这也体现了一种尊重。
虽然处境不同,但他们的人格完全平等,这是这段关系最戳人的地方。
这段关系其实也是有真实原型的,由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记录在了自己的自传《第二次呼吸》中。
1993年,身为路易·威登集团下属公司副总裁的菲利普因一次滑翔伞事故四肢瘫痪,作为法国两大家族的继承人,他的人生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直到移民出身的阿伯代尔出现才改变了他的生活,成为了他的护身魔鬼,并且守护他生活了十年。
这十年间悲喜交加的真实故事,形成了《触不可及》的电影剧本,真实原型为影片增加了强有力的现实色彩,也更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共情。
相信看完影片的观众都会被最后的这句字幕温暖到:
“时至今日,菲利普和戴尔仍是好友”
谁不羡慕这样的神仙友情,两位主人公在影片中展现了迷人的情感光谱,也实现了各自的成长。
戴尔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愿意为家人付出更多,也在工作中更加努力上进。
菲利普愿意与多年书信往来的笔友见面,以最本真的面貌出现在心仪对象的眼前。
走出舒适区,打破常态,去尝试那些未曾做过的事,不论结果成功与否,只有这样做才有机会将触不可及的希望与幸福变得触手可得。
之前戴尔说“跌倒了就爬起来”时,菲利普会觉得自己瘫痪在轮椅上一辈子都爬不起来了,甚至还要选择发生意外时拒绝心肺复苏的“尊严死”。
但影片的最后,戴尔不只是帮助菲利普实现了精神上的爬起来,还让两人都在天空中飞翔。
他们都是照进彼此人生的光,温暖且充满希望。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情感关系莫过于此,比让对方成功更难的是让对方一直怀抱希望。
影片正在热映,很适合周末观看,在影院里简直是暖气一般的存在。
相信看完电影,走出影院的每个人也会和我一样,被这份温暖治愈,并且充满力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