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玉庭
孩子(尤其是小男孩儿)特别好模仿,而且最喜欢模仿电影电视上的坏蛋。为什么?因为坏蛋的造型与表演较之正面人物更有特色,更容易模仿。
于是每看完一部电影电视,便总会有数不清的小男孩儿在游戏时模仿着那个坏蛋,神情毕肖地学着那个原本“面目可憎”的家伙——他的模样,他的装束,他的步态,他的腔调。
这并非“人之初性本恶”的佐证,而是说爱模仿乃是孩子们的一种天性,甚至是一种极常见的“学习方式”。
既然如此,既然电视电影皆有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家长和老师们就理应格外警惕格外当心。
请看报纸上披露的一个事实。
知道世界上年龄最小的银行抢劫犯是谁吗?告诉你,他叫罗伯特,是个年方9岁的美国小男孩!他怎么会抢银行呢?是因为他刚刚看过一部关于银行抢劫的侦探片,他觉得挺有趣,这才照葫芦画瓢,模仿电影上的坏蛋用玩具枪“抢劫”银行的。
那么我们呢,在我们华夏大地上,会出现此类悲剧吗?我以为:完全可能。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荧屏与银幕都有点“不干不净”,既然关于凶杀、关于打斗、关于抢劫、关于色情的镜头在上面层出不穷,就很难避免污染天真的孩子们。
此类片子也的确太多了,而既然电影电视层不不穷地演绎着“暴力=成功”的“道理”,既然此类玩艺频频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那么,孩子中体力较强性格较外向的看了就会立刻仿而效之,横行霸道,欺凌弱小,于是渐渐形成了富有攻击性和侵犯性的性格,而体力单薄或性格内向的孩子则会因为无力模仿而感到自卑,渐渐感到低人一等,甚至害怕长大,害怕将来被人欺负,于是郁郁寡欢,提心吊胆,原来健康的人格很快被扭曲,再试想,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又怎能不结出恶果?
因此,让宣传暴力的影视远离孩子,别让此类片子污染孩子健康的心灵,不仅必须,而且必要,谁在这一点上麻木不仁,谁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败坏掉孩子们健康的欣赏情趣,甚至活活地断送掉原本不该断送的好孩子。
但愿天下人警惕,尤其是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