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谁杀死了堂吉诃德

时间:2020-10-18 16:28:00    来源:

原创: 唐吉 贼六
堂吉诃德,永远不会消失。

大学时光中,我曾经疯狂迷恋过《堂吉诃德》,抱起大块头的书读了不短的时间,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一段幸福的经历。

有一件事想来可笑,唐吉取自堂吉诃德的堂吉二字,刚想到的时候颇有些自得,现在只剩下淡然,当自己都开始嘲笑自己的时候,还有什么是接受不了的呢?只是有一点没变,每次写下唐吉这两个字,心里总有堂吉诃德闪过,一个纯纯的蠢蠢的钝钝的敦敦的男人,一个理想主义者。

现在依旧很喜欢这部小说,倒也不至于疯狂迷恋,一来,大块头的小说多多少少会让人望而却步,读者也好,作者也好,现代也好,经典也好,读过也好,新书也罢,都不例外;二来,《堂吉诃德》给我的震撼确是不如以前了,有些道理光凭文字是缺乏说服力的,它能让你哭让你笑让你安静,可不能让你超越身处的世界,往往激情与现实更鼓舞人,让我不吃午饭去看它,这个年纪再也回不去了。

堂吉诃德与桑丘都不是令人喜爱的角色,因为现实从来都是不可爱的,究竟谁是疯狂的人,荒唐在哪里,从来没觉得堂吉诃德像这本书的介绍描述的那样死板,也没觉得他很滑稽,他是作者用一本厚厚的书籍满满的语言描述的丰富的一个人,一句话框死一个人,是一种罪过。

Kindle阅读器已经买了不短的时间,大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每当意识到还有这个东西存在,比如充电,出行等,总会拿起抽点时间读几页《堂吉诃德》,感受一下可笑荒唐的悲剧,乡野村夫的语言,几段离奇的故事,桑丘赤裸裸小民的心思,堂吉诃德疯子般的旅程,映照着自己身边的人与事。

还有一个原因,让现在的我迷恋一本书,几乎做不到,所有看过的书中,没有哪本书我愿意从头再读很多遍,就算是曾经野心勃勃计划每年都要重读的内容,也多已放弃,没意思,现在真心觉得这样做没意思。

没有时间是最蹩脚的理由,不管做什么,看书也好,社交也好,都是如此,我更愿意相信没有时间是因为我觉得这不重要或者没有意识到这很重要或者我已经自卑到自我毁灭的边缘,一时的情绪当如此,还有什么书与人不可以放弃的?真可悲。

推理严密的道理很多时候没有混乱的思绪来得有吸引力,即使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支撑的,行为处于荒诞的边缘,却没有再往前走出一步的勇气,明明明白生命可贵(自我而言自己的生命最可贵),只想过认真的生活,却依旧被生活纷扰与别人看法打断。

我爱认真的深情,讨厌虚伪的客套与形式的关心,转念一想,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直接给出答案的缓冲区往往是经过时间沉淀的最实用的技巧与解决方式,一切都在不言中,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是最好的说明,可现在的我的情绪更偏向于社会性并不都是好事,有时候单干的快乐可能更多。

一切都与堂吉诃德有关,理想主义永远不会死亡,有信仰有追求的人与疯狂相伴,倒也符合当下的自利现实。

《谁杀死了堂吉诃德》是一部有意思的电影,为了守护美人,堂吉诃德与眼中的巨人厮杀,大战现实中的风车,一身狼狈,作为旁观者的托尼感到荒唐,为什么这位老人会自认堂吉诃德,为什么看不清那是风车,令人匪夷所思。可到了结尾处托尼自身变成堂吉诃德的时候,他的眼中看到的是三个巨人,而不是风车。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种迷离是属于堂吉诃德的,眼中的风光不同的时候,你看到的滑稽,是他心底的理想或苦痛。

现实与理想,能和解吗?绝对不能,所以,难受啊。

堂吉诃德早就已经不再是堂吉诃德了,他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象征,读不读,死不死,都不再重要,他就在那里,一直动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