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如何理性的看待垃圾分类?

时间:2020-10-18 15:37:28    来源:
< 本文内容来自赋能岛终生成长群>
 
< 整理:阿九  校对:佳玲  配图:杨坤发>
 
 
 
 
 
【话题】:垃圾分类 
你怎么看待垃圾分类,是改善环境还是劳民伤财?能否谈一谈身边的环境是否被改善了? 
 
【背景】 
目前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地已经开始推行强制垃圾分类,润总也曾经谈过上海的垃圾分类,认为它并不有限,同时问题和商机并存。我最近从深圳实践的情况,有一些亲身的体会。在普通的小区里面,并没有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分类,只不过是把垃圾桶从楼道口挪到了楼下的地方。并没有真正的从源头解决垃圾分类的环境问题。对很多业主而言,反而是增加了无畏的负担。 
 
【问题】 
垃圾分类真的能够解决分类的问题吗?能够还是走一种形式,你是怎么看待这种用行政命令来解决环境问题的做法? 
你能够列举身边的环境问题吗?经过这些年的治理,你身边的环境是否有所改善?你对环境问题,环保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是支持吗?还是觉得环保做得过分的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话题贡献者】@岳山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几位同学的精彩讨论被选中。
 
 
 
你怎么看待垃圾分类?
 
反脆弱 08:03
分享薛老师的一个观点:垃圾分类本身到底能不能够促进环保。这里面核心的经济学问题是,到底垃圾分类的这个环节,是交给每一个个人来做,还是放到工厂最后的环节里面统一处理,哪种做法成本更低。在日本,垃圾分为七八类甚至十几类,你要确定它是属于哪一类的,非常不容易。同时,一件垃圾,它不同的部件属于不同的分类,你得把它拆分开来,这也是需要成本的。
 
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人不小心做错了?在日本,据说做错了还要受到重罚的,这可见有人在做错。接着的问题是:这样分类之后的垃圾,你得分开运送,分开运送的成本就很高。
 
在日本很多社区通常的做法是,一三五扔哪种垃圾,二四六又扔哪种垃圾。这样来扔垃圾,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而且还花费大量的精力。很多日本人,怎么分类垃圾、怎么倒垃圾、哪天要等着那个垃圾车来,成了他们挥之不去的阴影。
 
其实,让老百姓来分类垃圾,带来的好处是很微小的,但是要让垃圾分开来运送,带来的运输成本是巨大的。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些表面上已经经过分类的垃圾,到了垃圾处理厂以后,他们还要不要统一处理,他们信不信老百姓自己做的分类?
 
就凭日本人那种较真的劲儿,我就不相信在日本垃圾到了垃圾处理厂以后不重新进行处理,不重新进行分类。既然要重新进行处理和分类,这些固定成本都是付出去了的,那让老百姓自己先分一遍又有什么意义呢?
 
据我所知,在日本的垃圾处理厂,他们自己就主张政府减少甚至完全取消老百姓的垃圾分类,因为集中处理更有效。现在反对的,是那些已经习惯了把垃圾分成十几类的老百姓。他们分垃圾分出乐趣来了,分出瘾来了,不分不行了。宁愿浪费时间,宁愿浪费垃圾袋,宁愿浪费垃圾箱,宁愿浪费运送的汽油,都要满足这种分垃圾的瘾了。
 
 
波波脑湿 08:45
从经济帐的角度,垃圾分类可能真不划算,最多也就收支平衡,大概率可能是得不偿失。
 
但我们这个社会系统,很多东西不是只算经济帐的,还有一些隐秘的、不太好摆在台面上来的"其他"账要算。
 
比如,怎么体现城市的先进性?怎么体现制度的优越性?怎么展示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
 
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做“没有那个钉钉,就挂不上那个瓶瓶”;
管理学有句格言,人们买个钻头,要的其实是墙上那个洞洞。
垃圾分类要的可能不是经济效益,可能是其它层面上的收益。
 
 
山 09:44
感觉想要做好垃圾分类,光放几个五颜六色的垃圾桶是行不通的。从经济收益上讲,垃圾回收产生额外成本远大于回收的收益(额外运输和二次分类造成的),但是从环保教育和宣传上讲,却是可以尝试的一项措施。
 
垃圾分类学习的榜样可能来自日本,但是学其形更要学其“神”,过分仿照只会得不偿失。
 
润总从商业角度观察和分析了“垃圾分类”现象和背后的商机,“麻烦”也是需求,谁解决谁就有市场认可。现在可谓刚刚起步,百家争鸣,不同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标准还不一样(垃圾桶上的名称)。
我们可不可以脑洞大开一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粒 10:11
垃圾分类,分类处理是有必要的。但是具体怎么分类简单,方便,实用,配套设施如何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流程。处理完以后的垃圾如何综合利用,如何定价。这些要仔细研究,一点点的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切忌一刀切,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
 
 
濮阳-李朋 08:06
个人认为垃圾处理场利用人工智能分拣垃圾进行处理远比个人分拣后分类运输处理效率高得多。
 
本地环境总体上是改善的,但是局部的特种污染仍然持续。环保的概念太大,污染种类太多,政府应对喜欢搞一刀切,虽然知道这样省行政力量,可效率效果实在不敢恭维,治大国如烹小鲜,不细化管理会直接导致政策失败。所谓的环保做得过分就是一刀切的局部效应,如果政策细化,针对性更强,是不会对经理发层有大的影响。
 
 
花果山的航哥 08:07
1.我认为垃圾分类目前阶段仍然是成本远大于收益的,至于长远角度我认为要看最终垃圾的处理方式有没有技术突破(目前仍然以填埋为主)。
 
2.从执行角度出发,薛兆丰老师提到过:“如何分饼,才能决定饼分多大。”
 
如果垃圾分类想要真正落地或者为环境造福,而不是为了分类而分类。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到最终的处理,有了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才能真正有所得。
 
3.垃圾处理不只是我们在路上,世界都在路上,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目前机遇之一仍然来源于处理技术以及流程的突破。
 
 
濮阳-李朋 08:53
我是觉得靠技术就能完成的工作非得要每个人去做,太不经济。
要是这样推广到各种公共活动中,那每个人不得身兼百职?
饭店吃饭要自已收拾碗筷清洗好放指定位置?打车要检查车况?骑单车要擦干净修好?
 
交了垃圾费就购买了垃圾处理服务,垃圾分类是将买的服务让用户自己完成,这其实与商业相悖。
 
工厂排污,要不要分成二十个管道?每个管道排一种废弃物?烟气要不要分成PM10一个烟囱,PM2.5一个烟囱,氮氧化物一个烟囱,二氧化碳一个烟囱呢?
 
 
ING dance. Snail 08:55
我的观点是,垃圾是需要分类的,但分类这个事情不应该由老百姓来做,而应该由专业的体系来做。否则无比低效,增加大量社会成本。
 
 
顾昱晓 09:09
垃圾分类是个伪命题,在当今中国,有回收价值的垃圾早被捡破烂的回收了,剩下的都是没有回收价值的。所以垃圾分类就是在劳民伤财。
 
如果说垃圾分类有可取的地方的话,就是分出干、湿垃圾。简单来讲,就是看含水量的多少来分类。因为通过焚烧进行处理垃圾的时候,干垃圾容易焚烧,湿垃圾里面的水分非常影响焚烧效率,能源浪费,而且有可能会导致温度过低而产生二噁英。(当然,垃圾干湿分类的前提是,采用了焚烧的处理方式,如果掩码处理,则无需分类了)
 
 
彩玲 09:21
个人认为垃圾分类是个产业链的问题,只解决一个环节没有整体的意义。如果垃圾分类后最终去向沼气发酵池和焚烧发电,那么区分厨余垃圾和干垃圾是必要的。如果最终都填埋了,就没必要分类了。这是个系统工程。
 
 
曹礼明(团队管理.教练) 13:11
关于垃圾分类
我个人是很支持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现在广州也在搞,要求是每家自己分类,取消楼道垃圾桶,将垃圾带到楼下。现在的效果是楼道干净了,干湿垃圾分开,感觉比以前好了。
 
当前的做法并不完美。但是改变社会大众的习惯不容易,没有100%满意的方案,重要的是行动起来,有人带头,有人参与,慢慢就会撼动一些顽固陋习。
 
一般来说,要改变团队,组织,社会,80分方案比100分方案要有效,边干边改善比等待一个完美方案后再行动要实际的多。
 
 
吕胜强~珵珵传媒 13:19
话题:垃圾分类
1:我记得罗胖有一期节目,是说为什么中国的垃圾分类和日本的不一样,因为中国人口多,有很多的拾荒人,把垃圾分类,然后铁卖铁,纸箱卖纸箱,塑料卖塑料。只要是能卖的,就给分类完成了。
垃圾分类我不知道能不能改善环境,我觉得后期处理最关键。
 
2:我在北方的地级市,到了冬天是污染最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雾霾。
到了冬天政府就限号,不让烧煤炭(这两年国家让装能供暖的天然气和空气能),关闭一些修理厂,印刷厂…(这个我感觉是好的,只要手续好办,政府不阻挠)
不过天空确实比以前蓝了一点。
 
 
老杜克(Duke) 13:57
垃圾分类,第一有利于资源的再利用,第二可以有效的改变环境卫生,特别是味道。这点日本做的比我们好。他们的垃圾堆放处不臭。第三可以渐渐的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
 
 
丁建华&管理专业&福州 15:33
垃圾分类确实使得眼下的环境变得更好了,尤其是街道上的垃圾桶增多后,马路上的垃圾少了很多。记得有一次去厦门玩,在公交站牌等公交车时,一位妈妈带着孩子,那小孩把拿在手上的烤鱿鱼吃完后就把竹签给丢了,第一次丢在垃圾桶旁边地上,他妈妈立刻就制止了,还讲了一些环境保护之类的,小孩子立马改正了,自己又把竹签捡起来重新丢到垃圾桶里。
 
存在即合理,小时候经常看到围墙上有几个大大的标语(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因为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于生活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意识地垃圾分类慢慢也成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事了。
薛老师一讲里面也谈到在日本,如果垃圾不分类,乱扔垃圾,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轻则被批评、指责;重则垃圾会被拒绝收走,退回,甚至加收垃圾处理费,总之麻烦一大堆。
 
最后,收集垃圾容易,填埋垃圾才是真正意义上保护环境,而后者离我们普通人就比较远了。
 
 
陈洁 22:06
垃圾分类其实是件好事,起码能提高人的环保意识。但问题在于目前只让人们自己分类,然而我看到垃圾车来运输的时候都是各种垃圾桶倒到一起运走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辛苦分好的垃圾最终处理的话还是要再进行分类,连日本这种全民垃圾分类做得特别好的国家,政府都不能完全相信人们的垃圾分类水平,还要最后由专业人员再坚持分类,所以我觉得既然最后都要再分类的,前面动员群众按照特别严格的规则定点定时的分类投放就真心有点劳民,前期其实是做重复行为了,关键还是要后期处理。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