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宪宇  杂文诗
	一;
	(摘句)无锡人,
	写一副对联就能声震天下,
	顾宪成的“声声入耳”“事事关心”,
	从文学出发,
	但绝不止于文学。
	无锡人,
	写一首小诗就能延绵千载,
	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始于饭桌,
	但绝对大于生活。
	(摘句)无锡人旅游,
	要游出一个徐霞客,
	还要写出一本:
	让地理学惭愧,
	让文学家崩溃,
	让纯驴友知退的《徐霞客游记》。
	无锡人读诗,
	要读出了一个孙洙,
	他能够编一本:
	文学的巅峰之作,
	诗歌的顶端制品,
	国人的咏叹之调的《唐诗三百首》。
	 二;
	(摘句)遇到外面来人,尤其是文化教育界人士,总是给他们选取以下几个故事——
	(摘句)无锡有这样一所小学,有一年一个音乐杂志要刊登校歌,
	他们寄去了自己由王莘作曲、钱伟长作词的校歌,
	不想主编打电话给校长说,我们是一个严肃的杂志,别开玩笑。
	校长很委屈,回复道,我们也很严肃,没开玩笑。
	别看我们是乡村,我们除了有这两个校友外,
	还有华君武、刘天华、钱穆、顾毓琇、钱临照,等等。
	这所小学就是锡山区的荡口小学。
	(摘句)无锡的宜兴被称为教授之乡,那么多教授必定会有一定量的大学校长。
	2009年无锡召开无锡籍大学校长研讨会,一下来了400多位老乡校长。
	简单盘算一下,
	无锡给北京大学贡献了周培源、吴树青、许智宏三位校长,
	为复旦大学贡献了汪幼兰、华中一两位校长,
	为浙江大学贡献了顾伟康、胡壮猷两位校长,
	为南京大学贡献了潘菽、蒋树声两位校长,
	为台湾大学贡献了陈雪屏、虞兆中两位校长,
	清华大学的蒋南翔校长、中科大的腾藤校长、
	人民大学的李文海校长、吉林大学的唐敖庆校长、
	天津大学的史绍熙校长、东南大学的钱钟韩校长,等等,都是无锡人。
	另外,前些年的两院院士中,就有十分之一是无锡籍人士。
	三;
	(摘句)无锡,有一个世界级的语文教师。
	(摘句)这个语文教师,是知识分子的偶像,他的情怀,他的才情,都值得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好好效法。
	不过,他虽专业水平盖世,但也摆脱不了语文教师的祖传个性,就是不知路在何方,经常误入歧途。
	他去三国赤壁交战之地居然跑到了八百里之外的黄州,并在那里大抒情怀,写了一堆诗文。
	尽管抒情抒错了地方,却搞成了绝唱绝响。
	千里迷路,千古江山,千年佳句。
	(摘句)850年前,他在这里办学,开书院,设讲堂,虽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语文老师,但他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正是我们各位同行所需要的。
	他叫苏东坡。
	四;
	(摘句)都说江南产美女,西施是代表。不管是生于斯,长于斯,毕竟无锡有蠡园,有西施岛,证据更确凿。而苏州,没有什么西施活动遗存,东施也只是留下一个表情。但苏州人应该感谢的是曹雪芹,他叫林黛玉生在了苏州。
	(摘句)身为湖北人的张继在苏州,写下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身为安徽人的李绅在无锡,写下了粒粒皆辛苦的盘中餐。守望,才有历史,节俭,才有未来。诗文、才子,苏州无锡可互不相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