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诗人 闻捷: 与女作家戴厚英的生死之恋

时间:2020-10-18 18:29:16    来源:

1969年秋天,所谓“叛徒”等罪名终于被否定,闻捷被“解放”回家。不久,他随大队人马来到奉贤县位于杭州湾滨海的一个五七”干校劳动。

据说,闻捷出狱归家那天,邻居也为他高兴,都来表示祝贺。但是原来的5口之家,仅剩下年仅11岁,不够下乡年龄才没走的小妹,其家冷清异常。邻居为活跃气氛,免让闻捷触景生情,大家说:“小妹,跳个舞吧,给你爸爸看吧。”小妹是个不爱跳舞的孩子,但是为了让久别归来的爸爸高兴,她还是跳了。这是她第一次个人跳舞。闻捷看完了,沉默半晌,才走到女儿面前说:“小妹,你太瘦了。爸爸给你订瓶奶吧!”说完,父女俩抱头痛哭起来。打那时起,闻捷把小妹的名字改成了“咏梅”,以示对亡妻杜芳梅永远的思念

在干校,闻捷恢复了党组织生活。他那时已患心脏病,但干起活来不减当年在延安开荒伐木烧炭的劲头。而且,由于环境改善,他的诗人习性又在心中复苏,于是忙中偷闲,又写起组诗《万里长江》来了。他还用诗来鼓励同伴:“我们并不是舞文弄墨的书生,我们经历过艰苦劳动,在战火中度过我们的青春。我们不只是文艺工作者,首先是个战士。”在“五七”干校,闻捷怀着真诚,试图通过劳动“改造思想”,努力按当时对知识分子的要求“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其身上的诗人气质和善良天性以及富于幻想的性格特点,又让正值人生盛年的闻捷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正是在这样的心境和背景下,闻捷经历了一次让他刻骨铭心,而且是生死难忘的

闻捷当时的这位恋人,就是新时期以来以长篇小说《诗人之死》《人啊,人!》等闻名海内外的著名女作家戴厚英。

戴厚英其时就职于上海市作家协会,但当时还不是专业作家,仅是般工作人员。不过,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的戴厚英,又身处大作家云集的上海作协这种环境里,耳濡目染,颇受熏陶。而且其文学艺术天分和才气亦高,加之勤奋好学,这为她的日后成为知名作家打下了基础个人的成长以至走向成熟和成功是有相当过程的,而且要付出相应代价。作为著名女作家的戴厚英也是如此。“文化大革命”开始,受激进的“文化大革命”思潮影响,戴厚英带着当年红卫兵和造反派那样的“革命激情”,积极参加和响应,她不仅成了上海作协造反派的一个小头头,而且言行举止很“左”,在批斗起黑帮”、“走资派”方面毫不手软,且火药味十足。笔者曾见过当年上海作协的一个老同志著文谈及“文化大革命”初期对“造反派”戴厚英的真实接触和印象

不过,戴厚英属于“文化大革命”中醒悟较早的“造反者”之。加之,从本质上,她不属于当权者所赏识所需要的那种人,很快,她从批斗别人的角色转化为自已成批斗对象。“军宣队”进驻后,戴厚英也随上海作协的一大帮作家文化人一起,被送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加改造。戴厚英同诗人闻捷的相熟相投到相知相恋,正是两人在奉贤“五七”干校那单调、枯燥、气氛压抑的环境下发生的。

那是1970年的事。戴厚英其时因与丈夫感情不合,离婚已久而闻捷自妻子杜芳梅含冤去世已有两年时间。相似的命运,共同的爱好追求,以及两人都具有那种直爽坦荡,真诚待人的性格,使两人逐渐走在一起,两颗曾经受到生命和命运伤害的心也越靠越拢

不过,干校的环境是艰苦的,也异常险恶复杂他们虽然相爱,然而在干校不管劳动还是在宿舍体息的时候他们是没有机会谈情说爱的,连单独接触的机会都少。只有在两周次的半天所谓“整理内务”的时间里,他们才可以一起小聚。那是他俩最快乐的节日。他们避开人群一起跑到七八里外的海边去拾黄泥螺。或者跑到附近的小镇上去,穿着破破烂烂、是补丁的“干校服”,喝一碗豆腐汤。他们一起散步,尽兴地谈诗谈文学也谈人生,甚至谈到未来

1970年国庆前夕,干校放假3天,他们利用休假的机会一起回到上海。一到家,闻捷便让他小女儿将一大包书送到了戴厚英的家中。包里全部是他各个时期发表及出版的各类作品,他特意精心收集在一起,让女儿送给戴厚英。这是因为在干校时,闻捷鼓起勇气向其求婚时,她沉思一会儿,才轻声告诉他,只有在她读完他的全部作品之后,她才能决定是香嫁给他。如今,他要静心接受她的选择与考验。

他在等待着她的“宣判”。这一大包东西让戴厚英整整读了两天。她怀着当初少女般的激情和喜悦,一页不漏,把闻捷的所有作品全部读完了。她难以描述当时的心情。她被他的热情和才华所震撼。诗如其人,人如其诗。她喜欢他的诗,更喜欢他的人。特别是那些清丽、热烈、执著的情歌,她似乎觉得句句都是他发出的呼唤

10月2日下午,她把那些书仍然用报纸包起来,敲响了他家的门。闻捷料定她今日必来。因为这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他一天没有出门,而且特意穿上了当年访间阿尔及利亚时特制的蟹青色西服,显得英俊而庄重,在家静候。现在她终于来了。

她一进门,他就迎了上来,说:“我知道你今天会来,你一定会她想说什么,闻捷赶忙用手止住:“您先不要说,什么也不要说。您只回答我,是不是定了?
“定了!当然是定了!”
绝不反悔?
绝不反悔!

好,好!如今我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闻捷动情地抱着她,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此情此景,作为最美好的记忆,长留在诗人闻捷和后来成为知名作家的戴厚英心中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