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绿茶 茶语微笑
老妈,我们去喝一点点吧。
看完展,坐在武汉美术馆一楼的沙发上休息时,女儿跟我提议。
在此之前,初二从老家返汉,车过汉蔡高速的出口,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好想去喝一点点啊,城市的味道!
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很累,只想直接回家。
更早时,寒假后从北京回来的第三天,我们一起去看完《神秘巨星》,她就拉着我,要我请她喝一点点。我一直对这种饮料不感兴趣,但当时还沉浸对影片里伟大母爱的感动中,想到那个妈妈为女儿做的一切,我请女儿喝一杯奶茶也是可以的,于是同意了。
因为渴也给自己买了一杯,燕麦奶茶。
茶很一般,但喜欢里面的燕麦,但是吸管吸取困难,又没有勺子可以舀,只好浪费了。
看女儿屡屡提起一点点,我就很奇怪,为什么你喜欢喝这种饮料,不就是普通的奶茶,有的在上面再加一点奶盖,至于让你念念不忘吗?
她说,一点点就是好喝一些啊。
然后她说,但最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一种回到武汉后觉得这里比北京更好的感觉。
哦,为什么?我问她。
你知道吗,在北京只有一家一点点,如果周末去,至少排一个小时的队,这都是同学告诉我的,我都从来没有考虑去喝过。但是,在武汉,一点点的店好多,光是在街道口就有四家。这种密集度,给我一种城市的味道。
她再次说到武汉的味道。
现在,我们在江汉路,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我看看这里有几家。她边说边拿出手机打开百度地图,输入一点点,然后看到至少有六七家。
你看,多方便啊。
既然这么近,既然这么多,既然她因它而觉得武汉比北京生活便利,我也就不再说什么,我也渴了,我们一起起身,去找最近的那家一点点。
在王府井百货的地下一楼美食城,各种食物混杂在一起的气息扑面而来。我还在东张西望,她已经发现了那家店。
十来个年轻人在那里,有的在等饮料,有的在排队点饮料。
看了墙上的海报,排了一会队,轮到我们。
我要中杯的拿铁奶茶,三分甜。女儿对收银小哥说。
三分甜?那会不够甜,建议九分甜。收银小哥说。
我先点了一份奶茶,他说,这个只有冰的。
我不要冰的。于是在女儿的建议下,我换了一种,好像叫焦糖玛奇朵,或者是别的什么奶茶,总之是一个长长的奇怪的名字。
整个过程 ,那个小哥表现得热情周到,而且自信,让你觉得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懂奶茶的人。
点好后,我们就退到一边等。
生意竟然那么好,除了收银员,里面有三个穿着工服的店员在忙碌,在不同的机器前操作,在不足六平米的店面空间里穿梭走动。
又不断地有人来排队。
有一个戴着耳机的少年,唇红齿白,颜值不输鹿晗,忍不住多看几眼,还告诉女儿,笑着说,简直让人母爱爆棚。
来了一对母子,妈妈说,这里人太多了,得排很长时间的队哦。那孩子大概五岁左右,他说,你又在找借口。那个妈妈只好投降了。
现在的孩子太知道拿捏大人的软肋了。
一对小情侣,在那里商量点什么,因为要等他们做决定,收银员在收银的间隙拿起手边已封好的奶茶摇动,让里面的奶与茶更均匀,再装到袋子里,给凭票拿饮料的人。
这是训练有素的人才会有的熟练与两职兼顾,而且一丝不苟。
我好像有一点了解这个茶饮料何以在年轻人心目中如此地火了。
我是真的渴了,拿到饮料后就开始喝,第一口有些苦,连呼不值。
告诉女儿,她说,那你喝奶盖啊。
奶盖则是十二分地甜 。
这反差也太大了。我说。
那你晃一下,让奶融到茶里啊。女儿说。
她拿过我的杯子,给我摇晃了几下,看到奶盖渐渐地消失了。
喝一杯奶茶还要你来教我正确的打开方式,老妈是真的老了。我笑着对女儿说。
此时再喝,就是有些甜有些涩有些茶味的奶茶了。
那么,这就是女儿这一代的年轻人喜欢的味道?
捧着一杯这样的茶走在江汉路的人潮之中,这就是她所谓的很城市的感觉?
我喝完了这杯奶茶,也没有弄明白。
倒是女儿的那杯奶茶,她只喝了一半。她说不应该听收银小哥的话要九分甜的,那杯奶茶太甜了,她本也不想浪费,拎着它坐地铁2号线从汉口到了武昌,最后,茶已冷,她把它放在了路边的垃圾箱里。
为那杯茶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