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越美文网

民政部点出非法社会组织惯用伎俩:包装宣传“

文章类(审核:佚名 原作:佚名)  投稿:佚名2021-03-23 20:35
民政部点出非法社会组织惯用伎俩:包装宣传“高大上”

中新网3月23日电 据民政部官网消息,民政部负责人23日就《关于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净化社会组织生态空间的通知》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指出,非法社会组织会采取多种方法迷惑社会公众,比如活动领域“蹭热点”、包装宣传“高大上”等。

具体手法如下:

一是名称让人真假难辨。很多非法社会组织往往冠以“中国”、“中华”、“全国”、“世界”等名头,有的在名称上与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社会组织仅一字之差,网页宣传上抄袭合法社会组织的官网内容,社会公众难辨真假。

二是活动领域“蹭热点”。非法社会组织善于打“擦边球”,往往跟风“军民融合”、“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热点,吸引眼球。

三是组织形式“品种繁多”。非法社会组织有的以“协会”、“促进会”、“联合会”、“基金会”等传统社会组织形式活动;有的以“委员会”、“发展局”、“中心”等类似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活动,令人防不胜防。

四是包装宣传“高大上”。有些非法社会组织特意在党政机关办公地附近或附属场所租用办公场地,有的拉拢一些退休党政干部或社会名人“站台”、“代言”,有的找各种媒体为自己进行宣传“贴金”,用各种手法增加其“可信度”。

五是用合法外衣做掩护。有的非法社会组织千方百计“投靠”到合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名下,变身为分支机构;有的与合法社会组织共同开展活动;有的想方设法成为事业单位的下设机构,鱼目混珠。但假的真不了,不管它们如何狡诈,只要我们稍加小心,非法社会组织还是能够识别的。

展开阅读全文

小越美文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xiaoyueboke.com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 vip@xiaoyueboke.com,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