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越美文网

香山评论|“绿色银行”,为乡村振兴夯实“生

文章类(审核:佚名 原作:佚名)  投稿:佚名2021-03-04 17:36

近日,记者驱车行驶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凌笪乡王桥村村道上,两旁榉树、朴树、香樟连片成林,一派生机盎然。“以前,我们全村只有一条2公里长的水泥路,村前村后都是荒山,现在贫困村的帽子摘掉了,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荒山建起了‘绿色银行’,村民越来越富裕。”村党总支书记黄文武感慨地说。(3月2日 安徽日报)

“绿色银行”,主要说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而郎溪县凌笪乡王桥村通过苗木产业的发展,成功地把握住了“绿色银行”的发展方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绿色效益的不断提升,山多劳动力少不要紧,没有资金也不要紧,王桥村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能人和专业公司“租山造林”,林农以林权或土地承包权入股,按股分红,既当股东又做员工,实现多方共赢。山上造林犹如建上一个个“绿色银行”,“绿色”让群众走向了“生态富裕”路。

“发展苗木产业,能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王桥村村委会主任黄燕说,在村集体的带动和引导下,村民陆续栽种800余亩苗木,全村水栀子种植面积发展到500余亩。

苗木产业就是绿色、生态的富农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等特点,成为王桥村脱贫增收的绿色主导产业。经过几年努力,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3万元,提升到2020年的30余万元,村里94户贫困户在2020年底前全部高标准脱贫。2020年,该村还获得“安徽省森林村庄”称号。

拓宽群众致富路,“绿色银行”前景广阔。各地要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始终坚持市场化方向、规模化发展、科技化支撑、品牌化营销,围绕“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目标,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确保把特色产业培育成为群众劳动致富、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为乡村振兴夯实“生态富裕”路。

(文/文艳)

小越美文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xiaoyueboke.com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友自行上传及网络转载,如涉及版权及隐私问题,请来信至 vip@xiaoyueboke.com,本站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