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们去了巴基斯坦》

《是的,我们去了
巴基斯坦》
作者:杨晓
中信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
萨蒂亚的“中国情结”
不管怎样,萨蒂亚是我们这次巴基斯坦采访中遇到的为数不多的女性,记录下与她的对话有助于我们从巴基斯坦女性的视角去观察巴基斯坦社会。
萨蒂亚毫不吝啬地与我分享她的“中国情结”:“我们从小都会唱一首歌——《巴中友谊万岁》,歌词大意为:巴中友谊,比喜马拉雅山还高,比阿拉伯海还深。我刚看过中国纪录片《黄河》,我很爱吃中国的炒面。我看到,我们的政府还不断地向中国政府学习,包括在各处安装监控摄像头。”
说到“一带一路”给巴基斯坦老百姓带来了什么,萨蒂亚拿她家附近的水果店举例。“你知道火龙果吧?它来自中国。以前,火龙果特别贵,现在受惠于‘一带一路’,在巴基斯坦,我们能吃到平价的火龙果了,还有中国大白菜。”她觉得,现在“一带一路”在巴基斯坦的影响还是开始,而20-30岁的年轻人更易于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一带一路”的影响将在他们那一代人身上显现出来。
我很好奇,知识女性是如何在巴基斯坦生活的。萨蒂亚看出了我的认识偏见,她说:“作为女性,我认为大学氛围相当舒适和放松。在社会上,穆斯林被认为比较保守,实际上社会是多元的,它给了女性空间。比如如果女性受到性骚扰,可以打热线电话投诉,政府部门会严肃对待。在女性权利方面,巴中两国有相似的地方,比如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是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国人喜欢要男孩,不是吗?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人们对巴基斯坦有刻板印象,比如认为‘荣誉谋杀’(注:通常指家族男性成员认为女性成员有损家族荣誉而实施的谋杀。据联合国人口基金调查,每年有大约5000名女性被“荣誉谋杀”。)很普遍等,实际上巴基斯坦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
2月15日一早,我们出发赶往距伊斯兰堡50公里的塔克西拉,这是我们要在巴基斯坦参观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一路上,我们还要参观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的首都;公元前6
世纪,塔克西拉是犍陀罗王国的首都。犍陀罗艺术是古希腊文明与古印度文明融合的典范。佛教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犍陀罗艺术也随之传入中国,在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和洛阳石窟,人们可以看到带有犍陀罗文明基因的佛像。因此可以说,塔克西拉是中国佛教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据介绍,犍陀罗艺术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公元前5世纪,塔克西拉古城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公元前4世纪末,古城已成为南亚次大陆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灭掉波斯、征服中亚,至此,古希腊文化开始在这里扎根。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将塔克西拉收至麾下,因阿育王信仰佛教,塔克西拉逐渐成为香火鼎盛的佛教圣地和学者云集的哲学宗教艺术中心。公元前180年,来自中亚地区的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重新发展了这个地区,古希腊文化又开始发展。公元1世纪,来自中国甘肃地区的大月氏人在这里建立了贵霜王朝,他们在塔克西拉修建了自己的城市锡尔开普(Sirkap)。直到公元3世纪,塔克西拉都是横跨中亚和南亚次大陆王朝的文化都城。 (14)
原标题:《是的,我们去了巴基斯坦》
值班主任:高原